|
发表于 2010-2-27 07: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搜了一下着导演的资料,ZT一下:
Francois Truffaut
資料彙集者:汪兆謙
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6年10月21日),法國著名導演,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之一,「作者電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與法國另一名導尚盧·高達並列。 超過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楚浮不只是位導演,同時亦身兼編劇、影評人、製片、演員…多重身分,深切地影響了法國電影工業,亦證明瞭新銳電影能夠振興主流的電影拍製。
生平
楚浮於1932年2月6日生於巴黎。楚浮從未見過他的親生父Roland Lévy, 自幼沒有父親的他,由祖母撫養長大,直到10歲祖母過世才見到生母Janine de Monferrand。母親嫁給了一個願意認養孩子的男人Roland Truffaut,這個男人給了楚浮這個名字。
然而,在繼父的粗暴打罵下,他開始離家出走、偷竊、遊走在犯罪邊緣。對他來說,唯一的幸福時刻就是和書本和電影在一起的時候。13歲那年,法國為聯軍解放,隨之而來是一段激情澎湃的歲月。那時大眾紛紛湧入電影俱樂部,各種關於影片的爭論鋪天蓋地,電影不可思議地飛速發展。在這一段日子裡,楚浮翹課、偷溜進電影院裡一天看三部電影,深深著迷於電影院裡播放John Ford, Howard Hawks, Nicholas Ray與 Alfred Hitchcock…等人的電影。
1948年,楚浮在16歲時被送進了不良少年教養所,與當時最傑出的影評家安德列‧巴贊(André BAZIN)的相遇對他意義非凡。30歲的巴贊保釋了他,很快開始照顧僅十六歲的楚浮,視他如養子一般,成為他的精神導師,深深影響他在電影方面的觀念,並把他領進了影評的園地。
在巴贊的幫助下他進入了《電影手冊》 (Cahiers du cinéma)編輯部,這本雜誌是巴贊1951年與他人合作創辦的。編輯群幾乎都是剛滿20歲的年輕人,他們都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投身導演事業。他們的名字 是:讓呂克戈達爾 (Jean - Luc Godard),克勞德‧夏布洛爾 (Claude Chabrol),埃裏克‧侯麥 (Eric Rohmer),雅克‧裏維特 (Jacques Rivette) ……。楚浮成了一個筆鋒犀利的影評人,經常扮演挑戰者的角色。初次登臺,他便向那 些”陳腐的電影”發出著名的挑戰宣言《法國電影的趨勢所在》。
1957年,楚浮娶了一位富有的經銷商的女兒,並創建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使得他在藝術創作及經濟方面真正獨立起來。他撰文預告了「第一人稱」影片的到來,繼短片《頑童們》(Les Mistons)廣受關注後,楚浮執導他的電影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藉著此片,他很快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最佳導演獎,該片在國際上的成功也宣告了”新浪潮電影”的誕生。以他的《四百擊》為樣板,影片充滿自傳性質,他又擅長實踐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故事題材豐富多采、內容各異;尤能拍攝景緻怡人、風格清新的法式風格文藝愛情電影,這股法國電影界的新生力量不久便在全世界形成廣泛影響。
早在24歲時,楚浮便決定為自己、也為大眾創作一個電影系列,他構思了二十一部圍繞同一特殊主題-熱情的影片。首先是對人生的熱情:楚浮首創一個二十餘年 始終貫穿其影片的角色-Antoine Doinel;他的原型即為楚浮《四百擊》中的Jean-Pierre Léaud。這位出現在《安端與柯萊特》和《偷吻》(1968)中的年輕男子,先是在《婚姻生活》中結婚,然後在《愛情逃跑》中又離婚。 與之相對的,是對書籍的熱情:他半數的電影都改編自文學作品,例如1971年的《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在《華氏451度》中,他描繪出一幅噩夢般的景象:人們的文化被剝奪、書本被焚燒。另外還有對孩子的熱情,如1970年的《野孩子》、1976年的《零用錢》,以及理所當然的對電影的熱情(《日以作夜》(197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後是對女性的熱情,說到這一方面,他的所有作品幾乎都可以做證。
一九六○年代可以說是楚浮畢生電影生涯最為意氣風發的年代,《四百擊》在國際影壇上簡直出盡了鋒頭,緊接不久《夏日之戀》又把他推向另一個榮耀的高峰,是時其鋒芒畢露的程度在法國影史上可謂史無前例,無人能及,整個世界影壇無不目之為當時法國新電影的代表和新浪潮運動的代言人,樹大招風,楚浮亦不能免俗,事實上,他在法國國內向來樹敵眾多,因為他之前在《電影筆記》雜誌上寫影評時由於筆觸尖銳辛辣,得罪過不少人,如今他自己拍電影,這些人自然要找機會好好修理他。一九五九年,《四百擊》在坎城影展上奪得最佳導演大獎,這時他才二十七歲,真可謂少年得志,風光無比,但法國本地許多報章雜誌罵他的反而比捧他的還多,有的甚至還涉及人身攻擊,比如罵他是機會主義者(因為他娶了一個父親是影片發行商的老婆)。儘管如此,《四百擊》終究還是在歐洲各地不但賣座鼎盛,而且佳評如潮。但其至大榮耀主要還是來自美國這邊,美國方面幾乎一面倒肯定楚浮的電影成就,其中著名影評人沙瑞斯(Andrew Sarris)向來即非常心儀法國當時《電影筆記》以巴贊為主所倡導的「作者論」電影批評理論,以及寫實主義的電影美學(長拍鏡頭的運用),因而更是大肆吹捧楚浮在《四百擊》中非凡的藝術成就。
到楚浮過世為止,他的創作史恰好與法國新浪潮運動有了契和的映襯關係:從一九五八年以來至一九八四年,二十幾年後終宣告全盤結束。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二日,楚浮繼《最後地下鐵》和《隔壁的女人》兩片既叫好又叫座之後,新近又完成的另一新片《快樂的星期天》(Vivement dimanche!)才在巴黎上片兩天,賣座和評價也都相當不錯,他因而沾沾自喜且自信滿滿,正準備著手進行下部片子的籌畫工作,不想就在這天晚上吃晚飯時,突覺頭痛不適,送醫診治結果竟是惡性腦瘤,事出突然,沒有人料想得到。病情拖延到翌年十月終於宣告不治而離開人世,得年五十二,一生燦爛電影生涯就此畫下休止符。
語錄
「對我來說,明天的電影比懺悔錄或日記等自傳體更加私人。年輕的電影製作者將會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 並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與電影連繫起來:這些也許是他們的初戀故事、或最近的戀愛故事、他們的政治醒覺、他們的旅行故事、他們的病患經歷、他們的兵役、他們的婚姻, 他們對上一個的假期… 這些將是令人愉快的,因為這是真實又新鮮的… 明天的電影不會由公務導演執導, 卻是由構造一次美妙和令人興奮的冒險歷程的藝術家執導。明天的電影(的特點)將酷似創造它的人, 觀眾的數量將與導演的朋友的數量成正比。明天的電影將是愛的行動。」 - Franois Truffaut, published in Arts magazine, May 1957 Source: Miami New Times
法國新浪潮
是影評人對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一些法國導演團體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與古典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法國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楚浮、尚盧高達、埃裏克侯麥、克勞德夏布洛與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等人。
楚浮的華文譯名
華文世界不同地域,都使用著不同的譯名:中國大陸用特呂弗、台灣用楚浮、香港用楚浮。香港文化工作者陸離因為熱愛Truffaut的電影,曾學習法文與Truffaut通信多年,並為導演取了楚浮這個華文譯名,並為對方認可。
楚浮作品年表
年
片名
原片名
備註
1955
訪客(短片)
Une Visite
1957
頑童們(短片)
Les Mistons
1958
水的故事(短片)
Une histoire d’eau
1959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安端」系列作品
1960
槍殺鋼琴師
Tirez sur le pianiste
1961
Une Histoire d’eau
Une Histoire d’eau
Co-directed with Jean-Luc Godard
1962
夏日之戀
Jules et Jim
1962
安端與柯萊特
Antoine et Colette
「安端」系列作品,「二十歲之戀」片段
1964
軟玉溫香
La Peau douce
1966
華氏四五一度
Fahrenheit 451
英語拍攝
1968
黑衣新娘
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
1968
偷吻
Baisers volés
「安端」系列作品
1969
騙婚記
La Sirène du Mississippi
1970
野孩子
L’Enfant sauvage
1970
婚姻生活
Domicile conjugal
「安端」系列作品
1971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
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
1972
美女與我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1973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75
巫山雲
L’Histoire d’Adèle H.
1976
零用錢
L’Argent de poche
1977
愛女人的男人
L’Homme qui aimait les femmes
1978
綠室
La Chambre verte
1979
愛情逃跑
L’Amour en fuite
「安端」系列作品
1980
最後地下鐵
Le Dernier métro
1981
隔壁的女人
La La Femme d’à côté Femme d’à côté
1983
快樂的星期天
Vivement dimanch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