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4|回复: 15

柞里子:闲话奥死马·本·拉登之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4 1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死马的死讯传来已经过去48小时,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很多次了。当然,所谓该说与不该说,皆视听者的立场而定。在甲看来该说的,极有可能正是乙认为不该说的。反之亦然。

柞里子既没有,也不可能遍览群贤的发言,所以如果以下的闲话与某某人所说者雷同或者大同小异。柞里子不打自招,属于剽窃。

像奥死马这样的人物之死,少不得会有人写上好几本书。不过,目前时机显然尚不成熟。即使解密或者泄密之后,自然会有消息灵通人士操刀,轮不到柞里子这般草民动手。故柞里子只打算就以下5点略述己见。

第一,据报道,刺杀奥死马,乃举蓄谋已久,精心策划之举。可是宣布死讯的举措,却明显仓惶失措。比如,一开始把奥死马之死描写成惊心动魄的困兽犹斗,把一个被美军击毙的女人说成是奥死马的老婆之一,把这女人的死因归咎于奥死马用之为挡箭牌。尔后故事修正为奥死马并无武器;那女人并非奥死马之妻;那女人主动扑向美军。然后又修正为那女人的位置在奥死马与美军的火力之间,实际上起到挡箭牌的作用。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发言人更支吾其词,称以上所云只是他个人的理解,他当时并不在场,不能确证如此。

为什么不启用当时在场者为发言人或至少令其出席以备咨询?

是因为级别不够?还是唯恐在场者说漏嘴之后没有“不在场,不能确证”这条退路可走,故有意不令其出席?

既决定不令当时在场者出席,面对记者之前,发言人为何不向当时在场者问清楚细节,却满足于自己的不确切的理解?

总之,宣布奥死马死讯时表现出的仓皇失措,与当年宣布林某死讯时表现出的仓皇失措如出一辙。

第二,据开始的报道,奥死马藏身于巴基斯坦首都郊区疗养地的豪宅,其豪华程度令人咂舌,因而令美方情报系统深信居住其中者必非等闲之辈。不旋踵而所谓豪宅的照片出。原来所谓豪宅者,竟然不过如中国乡镇弃置的烂尾楼。外观简陋,围墙脏破,门外院内皆为泥土。如果围墙确实如报道所说,坚固非常,与其称之为豪宅,毋宁说是监狱。

报道没提这宅子有可以外逃的地道,可见这宅子是没有退路的绝境。据图片可见,该宅左右皆无紧邻,故不可能利用邻居为盾,令攻击者有投鼠忌器之忧。

既无退路,又无防可趁,一旦遭袭,何以逃生?难道奥死马有意送死?绝无可能。然则奥死马为何而居于此?可能有二。

其一,奥死马并非藏身于此,而是被庇护于此。

谁能庇护奥死马于此?除去巴基斯坦之外,别无他人可以为此。

巴基斯坦的什么人会庇护奥死马?

下层草民纵有此心,绝无此力。

军政中层干部亦难办此,唯军政上层方能为之。

上层上到何处而止?

总统?军事最高领导?情报安全系统最高领导?

这就不好说了。

小事可能因一时冲动而起,像庇护奥死马这等大事,必然是衡量得失之后方才为之,不会是一时的冲动。

庇护奥死马对于巴基斯坦上层分子能有何利益可言?

物质的、政治的、道德的利益皆不可能有,因为庇护是暗中进行的。

唯一可能的动机是意识形态的共识。换言之,皆有举伊斯兰之旗帜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的意识。

利益无有,风险呢?一旦而被发现,美国决不会放过。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有谁会铤而走险,甘担如此之风险?

无信仰者大都不会,宗教狂热分子则完全可能。

巴基斯坦不乏宗教狂热分子,所以,巴基斯坦庇护奥死马于此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其二,奥死马并非藏身于此,而是被软禁于此。

谁能软禁奥死马于此?美国能。

动机何在?一日奥死马在,一日美国通过反恐名义进行的一切皆可通行无阻。

然则为何要于此时送奥死马归西?

或以为此举乃奥巴马为增进其再次当选的机会而为之。

窃以为非是。何以言之?

首先,美国不是奥巴马的美国,奥巴马不大可能通过如此重大的举措纯粹为其个人谋取私利。

其次,即使奥巴马能为此,目前并非其时。等到顺利当选民主党候选人之后再来这一招,那才是高招。倘若当时形势大好,则为锦上添花;倘若当时形势不妙,则为雪中送炭。

然则原因何在?

曰:在于阿拉伯世界出现了新的局面,一股不满现政权的浪潮席卷北非中东阿拉伯各国。如果美国引导得当,这股浪潮将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推行美式文明立下汗马功劳;如果美国忽略之或引导不当,其结果很可能在阿拉伯世界出现新的、与奥死马无关的反美运动。

如何方才能引导得当?美国必须以伊斯兰草民之友的姿态出现。虽然美国一再声称反恐不是反伊斯兰,伊斯兰世界并未能心悦诚服地予以接纳。如何才能令美国成功地竖立亲善伊斯兰的新形象,三十六计,终止反恐为上计。十年反恐,当然不能无功而退。必须声称大功告成,然后方能改弦更张、别有所图。反恐之功孰为大?功莫大于杀奥死马,故奥死马之死,此其时矣。

第三,只见策划刺杀奥死马的报道,不闻策划捉拿奥死马归案予以审判的报道。根据美国的法治思想,无论证据如何确凿,只有经法庭审批并判罪之后,被告方成罪人。不寻求捉拿而寻求刺杀,显然有违美国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法治精神。

二次大战时的德国、日本战犯,其滥杀平民之罪绝不在奥死马之下,当年盟国并未以格杀勿论处置之,恰恰相反,皆一一押送国际法庭审判定罪,然后方才明正典刑。为何今日于奥死马独不能如此?

第四,奥死马死不旋踵,当即宣布经DNA检测无误。DNA的检测何其速?或问奥死马的DNA样品从何而来?官方的解释是:奥死马亲属众多,其中不乏亲美者,故取其亲属DNA样品不难。这样的回答等于是说:所谓奥死马的DNA样品,其实并不是奥死马的DNA样品。也几乎等于是说:并没有获取奥死马亲属的DNA样品,只是从逻辑上论断可以有这样的样品。此外,奥死马死不旋踵,即投其尸于海。如此举动,能不令人怀疑别有不可告人之隐情?

第五,无论有何疑窦,奥死马之死,已成定案,绝对不可逆转。何以知其然?曰:政治人物的生死,无关生理的生死。政治生命死了,就是死了。就政治生命而言,奥死马其实早就已经是行尸走肉。多年不见其组织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举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复经美国正式宣布其死,何能复生?

发表于 2011-5-4 10: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还是写了一大篇啊。 等着FBI找你来吧,或者是问题多找你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还是写了一大篇啊。 等着FBI找你来吧,或者是问题多找你来。
袜贩 发表于 2011-5-4 10:55



估计这么写,应该没什么问题。嘿嘿
问题多来俺不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1: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这么写,应该没什么问题。嘿嘿
问题多来俺不怕。
柞里子 发表于 2011-5-4 11:25


还是有问题嘛,你这明显是阴谋论。可惜这样做的动机连你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问题嘛,你这明显是阴谋论。可惜这样做的动机连你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 ...
袜贩 发表于 2011-5-4 11:36



阴谋论没什么不可说。
我怎么自以为站部住脚?

我觉得很有可能。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这奥死马的名字就像是米国正副总统的名字的近似相加,难怪会有报道说o8死了呢。
这件事怪怪的,不是老柞阴谋论,本身就像是一场阴谋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问题嘛,你这明显是阴谋论。可惜这样做的动机连你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 ...
袜贩 发表于 2011-5-4 11:36

看看老美们也有同感嘛。嘿嘿


  http://news.yahoo.com/s/ap/20110 ... in_laden_fog_of_war  


White House struggles to get story right on raid



Email
Print


AP – White House Press Secretary Jay Carney pauses during his daily news briefing at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

By ERICA WERNER, Associated Press  – 2 hrs 12 mins ago

WASHINGTON – Killing Osama bin Laden was a big victory for the U.S., but how exactly the raid went down is another story — and another, and another.

Over two days, the White House has offered contradictory versions of events, including misidentifying which of bin Laden's sons was killed and wrongly saying bin Laden's wife died in gunfire, as it tries to sort through what the president's press secretary called the "fog of combat" and produce an accurate account.

Press Secretary Jay Carney said Tuesday that officials were trying to get information ou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bout the complex event witnessed by just a handful of people, and the story line was being corrected.

"We provided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with great haste in order to inform you. ... And obviously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was, came in piece by piece and is being reviewed and updated and elaborated on," Carney said.

The contradictions and misstatements reflect the fact that even in the case of a highly successful and popular mission, the confusion inherent in a fast-paced, unpredictable military raid conducted under intense pressure in a foreign country does not lend itself immediately to a tidy story line, some experts said.
[ For complete coverage of politics and policy, go to Yahoo! Politics ]


"People are demanding the equivalent of a movie, they want to know scene by scene the most trivial details. You're in the middle of a combat operation," said Anthony Cordesman, a national security analyst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e of the things we all have to be careful about is the idea that you can suddenly rush to transparency and understanding in a matter of minutes or hours on the first day of an event like this."

The circumstances for the Navy SEALs involved hardly lent themselves to careful note-taking. One of their helicopters stalled even before they rushed bin Laden's compound, entering different rooms from different angles, not knowing who they'd find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White House, engaging in a firefight. Some of what happened during those 40 minutes in Abbottabad, Pakistan, may never be known.

Nevertheless, the contradictory statements seem certain to raise suspicions about the White House's version of events, given that no independent account from another source is likely to emerge. The only non-U.S. witnesses to survive the raid are in Pakistani custody.

Some of the White House contradictions and corrections that have emerged so far:

_White House counterterrorism adviser John Brennan told reporters Monday that bin Laden's son Khalid was killed in the raid. When the White House released a transcript of Brennan's briefing, it substituted the name of a different son, Hamza. The White House said that was a transcription error.

_Brennan said bin Laden's wife died while shielding the terrorist leader from U.S. gunfire. Carney said Tuesday that the wife hadn't died and was merely shot in the leg, although another woman did die. But it wasn't clear that either of them was trying to shield bin Laden.

_Brennan and other officials suggested that bin Laden was holding a gun and even firing at U.S. forces. Carney said Tuesday that bin Laden was unarmed.

_Officials have offered varying accounts of how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nd his team in the White House Situation Room were able to monitor the raid. Without providing details on the technology involved, Brennan said that "we were able to monitor in a real-time basis the progress of the operation from its commencement to its time on target to the extraction of the remains and to then the egress off of the target."

CIA Director Leon Panetta told PBS on Tuesday that "Once those teams went into the compound, I can tell you that there was a time period of almost 20 or 25 minutes that we really didn't know just exactly what was going on."

_The night of the raid,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held a telephone briefing for reporters. "During the raid, we lost one helicopter due to mechanical failure," one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said. Later in the same call, another official contradicted that: "We didn't say it was mechanical."

Sen. Dianne Feinstein, D-Calif., chairwoman of the 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 clarified Tuesday that the explanation was more technical: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compound was hotter than expected and the helicopter was too heavy to stay aloft under that condi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这奥死马的名字就像是米国正副总统的名字的近似相加,难怪会有报道说o8死了呢。
这件事怪怪的, ...
gege1 发表于 2011-5-4 11:40



94。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2: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这奥死马的名字就像是米国正副总统的名字的近似相加,难怪会有报道说o8死了呢。
这件事怪怪的, ...
gege1 发表于 2011-5-4 11:40


问题是,动机是什么? 如果说是为了大选,今年又不是选举年。我更觉得是为了快刀斩乱麻,不愿激起阿拉伯世界更强的反美情绪。


当年捉拿萨达姆时,也是一大堆的阴谋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2: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好阴谋的啦。。。。。哪有那么多阴谋嘛。。。。。我就喜欢把复杂的事搞简单。

1. 拉登自己承认911是他干的。。。。。就凭这个他早已死定了,只是迟早问题。何须任何阴谋?

2. 要死不要活,而且立即抛之于大海,估计是早已拟定的计划:快刀斩乱麻,不留后患。想想萨达姆审判,整个过程都让美国人捏一把汗,麻烦太多。法制、民主,那都是美国国内的游戏规则,到了国外,无效。不要以为美国人觉悟就一定很高。美国人也是人。没有制约,商店里的东西一样半小时之内拿光。

3. 至于报道的详细准确程度,功课没做好,倒是很有可能。如此让人兴奋的事,短时间内不同的版本满天飞想必也不稀奇。奥巴马的讲话还是滴水不漏的嘛。肯定事先准备好的。

4. 拉登住在那里是受巴基斯坦人的庇护,这也是毫无疑问的事。他自己不可能在那里盖一栋房子。他被打死后,还有人上街抗议。但是否有高层,那就很难说了。地点选在那里只能说明他们的狡猾:一个美国不可能去轰炸的地方,一个不容易让人怀疑的地方。。。。。

5. 奥巴马在这件事上,还有其他很多事上,都要给自己贴金标榜,属于政客的本能,虱子头上的秃子,明摆着的。


你说还能阴谋到哪儿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4: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有点像柞老的观点,但比柞老的观点引申的更远,涉及到了美,俄,中在世界上的力量角逐与平衡。果真如此,这世界真要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了。。。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 ... =1060331&dcid=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2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不是没看新闻就胡说一通, 就是别有用心。 就像巴基斯坦政府, 要不是其情报系统彻底地饭桶; 就是背信弃义两面三刀,打着反恐旗号一面拿着每年美国给的200亿,一面小心呵护着本拉登。

照你说的五点:

第一,“据报道,刺杀奥死马,乃举蓄谋已久,精心策划之举”。


没错,
打从本拉登承认911开始, 他就注定要被追杀了。 但是, 美国是直到去年十月才有些具体的线索, 今年二月才确定到这栋房子的。 直到行动那刻都只是50%-80%地肯定里面住的是本拉登。

拿发言人对现场的描述说事,
更是无稽之谈。 政府不是想讨好大众马上给点细节吗? 后来发现不对, 再改正, 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难道你要全体SEALS及指挥官站一起给记者开个招待会? 完了再把录像,DNA结果公布出来? 这里涉及很多机密, 透明度很难掌握。 这方面,俺觉得美国政府已经做的很好了。


第二,“奥死马巴基斯坦首都郊区疗养地的豪宅”。“原来所谓豪宅者,竟然不过如中国乡镇弃置的烂尾楼。外观简陋,围墙脏破,门外院内皆为泥土。如果围墙确实如报道所说,坚固非常,与其称之为豪宅,毋宁说是监狱。”


“豪宅”这词不是出于美国官方吧? 报道说造价一百万, 你就理解成富丽堂皇, 招摇过市的豪宅? 房子外表看来就是一座碉堡,内部也肯定有很多机关, 造价一百万有什么出奇? 以后肯定会有更多房子内部的详细资料流露出来。

后面瞎凑的三点不表也罢。 就地处决本拉登, 迅速海葬。 这是最简单彻底的解决方法。 “押送国际法庭审判定罪”--他根本就没这资格。 这次行动一开始就是格杀勿论, 压根儿没打算活抓。 当然, 最完美的方式就是在纽约世界贸易大厦遗址设个刑场, 把本拉登送上绞架。

“多年不见奥死马其组织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举动”
这归功于以美国为首的全世界反恐怖活动。 难道你认为基地组织已经从善如流,对社会不再造成威胁?



奥死马的死讯传来已经过去
48小时,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很多次了。当然,所谓该说与不该说,皆视听者的立场而定。在甲看来该说的,极有可能正是乙认为不该说的。反之亦然。
柞里子既没有,也不可能遍览群贤的发言,所以如果以下的闲话与某某人所说者雷同或者大同小异。柞里子不打自招,属于剽窃。
像奥死马这样的人物之死,少不得会有人写上好几本书。不过,目前时机显然尚不成熟。即使解密或者泄密之后,自然会有消息灵通人士操刀,轮不到柞里子这般草民动手。故柞里子只打算就以下
5点略述己见。
第一,据报道,刺杀奥死马,乃举蓄谋已久,精心策划之举。可是宣布死讯的举措,却明显仓惶失措。比如,一开始把奥死马之死描写成惊心动魄的困兽犹斗,把一个被美军击毙的女人说成是奥死马的老婆之一,把这女人的死因归咎于奥死马用之为挡箭牌。尔后故事修正为奥死马并无武器;那女人并非奥死马之妻;那女人主动扑向美军。然后又修正为那女人的位置在奥死马与美军的火力之间,实际上起到挡箭牌的作用。在记者的追问之下,发言人更支吾其词,称以上所云只是他个人的理解,他当时并不在场,不能确证如此。
为什么不启用当时在场者为发言人或至少令其出席以备咨询?
是因为级别不够?还是唯恐在场者说漏嘴之后没有“不在场,不能确证”这条退路可走,故有意不令其出席?
既决定不令当时在场者出席,面对记者之前,发言人为何不向当时在场者问清楚细节,却满足于自己的不确切的理解?
总之,宣布奥死马死讯时表现出的仓皇失措,与当年宣布林某死讯时表现出的仓皇失措如出一辙。
第二,据开始的报道,奥死马藏身于巴基斯坦首都郊区疗养地的豪宅,其豪华程度令人咂舌,因而令美方情报系统深信居住其中者必非等闲之辈。不旋踵而所谓豪宅的照片出。原来所谓豪宅者,竟然不过如中国乡镇弃置的烂尾楼。外观简陋,围墙脏破,门外院内皆为泥土。如果围墙确实如报道所说,坚固非常,与其称之为豪宅,毋宁说是监狱。
报道没提这宅子有可以外逃的地道,可见这宅子是没有退路的绝境。据图片可见,该宅左右皆无紧邻,故不可能利用邻居为盾,令攻击者有投鼠忌器之忧。
既无退路,又无防可趁,一旦遭袭,何以逃生?难道奥死马有意送死?绝无可能。然则奥死马为何而居于此?可能有二。
其一,奥死马并非藏身于此,而是被庇护于此。
谁能庇护奥死马于此?除去巴基斯坦之外,别无他人可以为此。
巴基斯坦的什么人会庇护奥死马?
下层草民纵有此心,绝无此力。
军政中层干部亦难办此,唯军政上层方能为之。
上层上到何处而止?
总统?军事最高领导?情报安全系统最高领导?
这就不好说了。
小事可能因一时冲动而起,像庇护奥死马这等大事,必然是衡量得失之后方才为之,不会是一时的冲动。
庇护奥死马对于巴基斯坦上层分子能有何利益可言?
物质的、政治的、道德的利益皆不可能有,因为庇护是暗中进行的。
唯一可能的动机是意识形态的共识。换言之,皆有举伊斯兰之旗帜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的意识。
利益无有,风险呢?一旦而被发现,美国决不会放过。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有谁会铤而走险,甘担如此之风险?
无信仰者大都不会,宗教狂热分子则完全可能。
巴基斯坦不乏宗教狂热分子,所以,巴基斯坦庇护奥死马于此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其二,奥死马并非藏身于此,而是被软禁于此。
谁能软禁奥死马于此?美国能。
动机何在?一日奥死马在,一日美国通过反恐名义进行的一切皆可通行无阻。
然则为何要于此时送奥死马归西?
或以为此举乃奥巴马为增进其再次当选的机会而为之。
窃以为非是。何以言之?
首先,美国不是奥巴马的美国,奥巴马不大可能通过如此重大的举措纯粹为其个人谋取私利。
其次,即使奥巴马能为此,目前并非其时。等到顺利当选民主党候选人之后再来这一招,那才是高招。倘若当时形势大好,则为锦上添花;倘若当时形势不妙,则为雪中送炭。
然则原因何在?
曰:在于阿拉伯世界出现了新的局面,一股不满现政权的浪潮席卷北非中东阿拉伯各国。如果美国引导得当,这股浪潮将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推行美式文明立下汗马功劳;如果美国忽略之或引导不当,其结果很可能在阿拉伯世界出现新的、与奥死马无关的反美运动。
如何方才能引导得当?美国必须以伊斯兰草民之友的姿态出现。虽然美国一再声称反恐不是反伊斯兰,伊斯兰世界并未能心悦诚服地予以接纳。如何才能令美国成功地竖立亲善伊斯兰的新形象,三十六计,终止反恐为上计。十年反恐,当然不能无功而退。必须声称大功告成,然后方能改弦更张、别有所图。反恐之功孰为大?功莫大于杀奥死马,故奥死马之死,此其时矣。
第三,只见策划刺杀奥死马的报道,不闻策划捉拿奥死马归案予以审判的报道。根据美国的法治思想,无论证据如何确凿,只有经法庭审批并判罪之后,被告方成罪人。不寻求捉拿而寻求刺杀,显然有违美国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法治精神。
二次大战时的德国、日本战犯,其滥杀平民之罪绝不在奥死马之下,当年盟国并未以格杀勿论处置之,恰恰相反,皆一一押送国际法庭审判定罪,然后方才明正典刑。为何今日于奥死马独不能如此?
第四,奥死马死不旋踵,当即宣布经
DNA检测无误。DNA的检测何其速?或问奥死马的DNA样品从何而来?官方的解释是:奥死马亲属众多,其中不乏亲美者,故取其亲属DNA样品不难。这样的回答等于是说:所谓奥死马的DNA样品,其实并不是奥死马的DNA样品。也几乎等于是说:并没有获取奥死马亲属的DNA样品,只是从逻辑上论断可以有这样的样品。此外,奥死马死不旋踵,即投其尸于海。如此举动,能不令人怀疑别有不可告人之隐情?
第五,无论有何疑窦,奥死马之死,已成定案,绝对不可逆转。何以知其然?曰:政治人物的生死,无关生理的生死。政治生命死了,就是死了。就政治生命而言,奥死马其实早就已经是行尸走肉。多年不见其组织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举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复经美国正式宣布其死,何能复生?

柞里子 发表于 2011-5-4 1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5 00: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阿拉伯世界好像在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不是没看新闻就胡说一通, 就是别有用心。 就像巴基斯坦政府, 要不是其情报系统彻底地饭桶; 就是背信 ...
xinsheng 发表于 2011-5-4 22:19



这么说你想必是看过新闻的。
原文是英文,当然不会使用“豪宅”两字。

英文怎么说,随便古狗了两条:

http://www.msnbc.msn.com/id/42853221/ns/world_news-death_of_bin_laden/

In August 2010, "we found their home in Abbottabad," not in a cave, not right along the Afghanistan border, but in an affluent suburb less than 40 miles from the capital.

"When we saw the compound, we were shocked by what we saw: an extraordinarily unique compound."
  The plot of land was roughly eight times larger than the other homes in the area.

And unusual for a compound valued at more than $1 million


http://m.gizmodo.com/5797588/how-osama-bin-laden-was-found

Despite hiding in plain sight of a police station and military headquarters in Abbottabad, Pakistan, bin Laden's million-dollar mansion—eight times larger than the mansions surrounding it—was stormed in a raid last night.


宅子坐落在 an affluent suburb,是一座 million-dollar mansion, 比周围的mansion 大8倍。

如果看了这样的英文,你觉得中文不能称之为“豪宅”,只有四种可能。
其一,你英文不通。
其二,你英文不通。
其三,你中英问皆不通。
其四,你绝对不可能别有用心。因为别有用心者虽然未必聪明,至少不能是白痴。

“押送国际法庭审判定罪”--他根本就没这资格
心无法治,口出狂言,宗教狂热分子面孔暴露无遗。



俺一向拒绝同白痴或者宗教狂热分子对话。



你当然有权继续,恕不奉陪。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6 0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砖用词又扔上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11-12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