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新华网:http://www.hb.xinhuanet.com/hbca ... ontent_15019805.htm
郭广林和他的“校庆门”博客风波
时间: 2008-11-26 09:45:40 来源:长江商报 【[url=]关闭[/url]】
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权义)湖北民院前代课老师通过个人博客批评该校奢华校庆引发网络热议,当事人已被停职 10月29日之前,郭广林还相信自己的摄影理念可以传授给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一直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一名高校摄影教师一职。
他手里至今还保存着学校为他安排的课程表。
但10月28日,他写的一篇批判湖北民族学院奢华校庆的博文——《不明不白,不三不四,不痛不痒》被网络大肆转载,郭广林瞬间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次日,他接到艺术学院教学科一个女老师的电话通知,他被停课了。
随后,郭广林回到北京,接受了《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郭广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校庆门”事件是路见不平仗剑而起还是自我炒作的一种方式?日前,本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郭广林,对其进行了采访。
自我郭广林
喜欢自由,所以“无戒”
“喜欢临渊而立,失业者,爱好摄影。”
在郭广林的博联社博客内,他这样介绍自己。
郭广林的博客叫“无戒徵观”。郭广林说,他喜欢自由,所以“无戒”;“徵观”则是自己故作玄虚,本意为“止观”,取之“古文观止”。
47岁的郭广林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说话时带着浓厚的“京味”。 2002年,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了恩施自治州,结识了在湖北民族学院任教的爱人,加上喜欢上那里的原始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从此客居恩施。
郭广林曾在铁路系统内供职,后来下岗了,但他愿意说自己“失业”了。失业的郭广林做过生意,开过装潢公司,但最后都倒闭了。
对此,郭广林的自我评价是:自己有些君子性情,因此不适合做生意。
摄影者郭广林
最多只能算摄影发烧友
郭广林在湖北民族学院校园内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燕京”摄影工作室。每当毕业的时候,总有学生找他拍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照片。
郭广林自认最多只能算上摄影发烧友。2004年,弟弟和表弟每人送他一款数码相机,他的摄影之路从此开始。在自学看完了《纽约摄影教材》等几本摄影专业书籍后,他在博联社、新摄影、中国旅游摄影网等知名论坛里都注册了用户,并长期发帖。
在其博客内“我说摄影”的一篇博文中,郭广林这样写道:优秀的摄影视觉画面形成,需要摄影者的经验、知识、预见、想象力,有时是情感。摄影作品的视觉感受因人而异,有时阳春白雪、有时大俗大雅,有时广义、有时狭义,有时开放、有时自我。总之,摄影应该是以视觉为始的意义扩延。
他的摄影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老师郭广林
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代课老师
正是对郭广林摄影理念的认同,2006年,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的一位领导将他推荐到该校担任摄影教师。
没有工资,只有代课费。“干一天的活,有一天的钱。”郭广林说。
郭广林没有教师资格证,他认为教师资格不过是一张纸的事。“刘半农、沈从文老先生那时候有资格证吗?学历也没有。我虽然不能跟这些老前辈们相比,但是我自信我的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能够胜任大学摄影教师的工作。”他说,自己已经年近50,再去考一个资格证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几名选修他课的学生告诉记者:“他的课上得幽默生动,懂得与学生们互动,虽然已经是40多岁的老师,还经常把MM、性感、魅力、青春的骚动等时尚的字眼挂在嘴边。”
郭广林一直强调,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上摄影课,他最多带过三部自己的相机去上课,为了随时借给学生使用。因此,在他的学生中,郭广林很有人缘,听说记者要采访郭广林,一名学生去他家跑了四次,并留给了记者郭广林的QQ号码。
批评者郭广林
一“博”成名
郭广林的出名,来自于一篇批判湖北民族学院奢华校庆的博文——《不明不白,不三不四,不痛不痒》。
在博文内,郭广林上传了一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中,桌子上摆着验钞机,工作人员在收钱;文字内容引用了钱钟书先生的话:“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郭广林认为,这个校庆就其形式看与购物中心开业庆典没什么两样,形式极其庸俗。该博文被新浪、搜狐、网易、猫扑等知名论坛迅速转载。
在这次“校庆门”事件中,出于对母校的热爱和自己前途的影响,一些学生开始在互联网上对其进行攻击。“人肉搜索”、“痛打郭广林”“示威游行”……一些“暴力”的言语也出现在郭广林的博客内。
中立的学生也认为,郭广林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发布这样一个学校、学生、老师“三败俱伤”的帖子,他没有考虑到后果。
但郭广林并不认为自己不成熟。“学生的想法一定是:全国都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正确的逻辑,就像都在杀人犯罪,我也可以杀人一样,这是认识上的错误。”
漩涡中的郭广林
“我只是介绍了一个真相”
在批评学校奢华校庆的帖子被广泛转载之后,郭广林被湖北民族学院停职,其经营的摄影工作室也关掉了。之后,郭广林在爱人的催促下离开了恩施,回到北京。
此前一直拒绝媒体采访的郭广林随后接受了《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郭广林博文的始发网站博联社更是推出了“郭广林事件”专题。
郭广林称,事态的发展并非他所能预料到的,他并没有错误,只是向大家介绍了一个真相而已。
记者试图致电湖北民族学院院长戴小明,但他拒绝记者采访。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学校曾回应,郭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具备当教师的基本条件;郭的语言不能胜任他的教师岗位,他博客上的语言蒙骗了大众。因此学校开除了郭广林。
戴小明称,这是没有的事情。随后他挂掉电话。
对话人物
拍照片的时候,我十分失望
长江商报:郭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有关校庆的照片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拍的?
郭:校庆的时候,我正在拍摄学校题材的专题,校庆也是拍摄内容之一。我带着相机进入会场后,就看到了桌子上摆着四个验钞机,工作人员在收钱。学校里挂满了条幅,搞得和商场开业似的。
这样的校庆很容易让人想起恩施的“整酒”,邀请单都被大众说成“罚款单”。 校庆搞得和红白喜事一样,很容易被大众理解为一种敛财的手段,这样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非常不好。
长江商报:在你的理想内,校庆应该是什么样的?
郭:学校应该体现在两个词上:一是静心,二是求知。因此,校庆应该围绕一种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展开,让别人感受到学校严于治学,有浓厚的学术气氛。
仅我知道的,我们艺术学院就有学生停课,为筹备校庆晚会练跳舞。这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为代价。当时拍照片的时候,我十分失望。
我没有想炒作
长江商报:有人认为你是想炒作?
郭:很多人问我说,郭广林是不是故意在炒作,我说不是,你也可能不信。我已经47岁了,接近知天命的年龄,并且我还成了家,家对我才是最重要的,工作被停职、摄影工作室被关闭,可以说我的生活来源几乎被断掉。
现在,我妻子天天处于担惊受怕的心理状态中,晚上不敢让面对学院的房间有照明,电视也不敢看,经常拔掉电话插销……妻子这样草木皆兵让我觉得很无奈、很愧疚。
如果影响了学生,我很歉疚
长江商报:你爱这所学校吗?
郭:我喜欢民院的自然环境,喜欢那些俭朴的孩子们,喜欢与民院那些博学而受人尊敬的老师们相识来往。
长江商报:既然你爱这个学校,为什么还将学校曝光?
郭:我爱这个学校,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对它所存在缺点、问题视而不见的理由。
长江商报:你在发帖的时候想过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吗?
郭:很多人并不了解我真正的感受、感觉、感情。我的文章被其他网站恶意或无恶意地转载,肯定对未来学生们的毕业谋职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说影响了学生,我很歉疚。
一个
不愿使用手机的北京人
采访郭广林非常艰难,他是一个不愿意用手机的人。
从他的学生那里要到他QQ是在11月8日,但头像一直灰色,留言也没有回复。直到11月15日,头像才亮起。
采访一开始,记者希望更多地了解郭广林,他的成长环境,他的个性养成,为什么从北京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恩施……
但郭广林都委婉拒绝了,他说这都是私人问题,与事件相关不大。
郭广林愿意说的只有两个话题——奢华校庆和因言被开除。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一个有着草根情结的穷人,有着一点点悲天悯人的心,我只是说了有良知的话,话说出了,也不后悔。”
他人认为:“停职处理有两个最大的害处,一个就说明学校已经容不得异己之见,这是高校建设的滑坡;第二点,因言获罪,这是法治社会的颠倒,十分可笑。
关于现状,郭广林说,“我被停职了,照相馆也被关了,先在北京找找工作。”
11月13日的北京,已经接近初冬,郭广林在博客里写道:“已近知天命,我却一事无成,遥远的鄂西南我结发妻子还在为我默默承受着孤寂、惴惴不安的离别,我在回忆妻以往每一年对我的生日祝福。我的眼泪,一个男人的眼泪,滚落在我生日的凌晨。”
这一天,是郭广林的生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