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19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结果相同。但性质还是不一样的。就保险业而言,那是那行生意的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有100元,借 ...
柞里子 发表于 2011-12-19 09:28
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共同点就是打差。保险打的是事件发生概率的差(也就是人数差)。银行则是在打时间差。二者都有死穴,就是在无差可打的时候,比如保险同时要求补偿,或者银行挤兑或者挤还。一般情况下,行业内都有一个大致的标准,计算如果不出现灾难性的事件,大约多大比例的存贷率和准备金率或者什么样的风险组合和保费标准就能够规避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打差风险。当然,银行和保险公司也还是怕那最后的死穴被点上,所以都有所谓的再保业务(银行则是贷款重新打包出售)。这些业务本意上是为了防范突发事件发生,造成无差可打。
但是,这一次金融危机中的银行业务与上面说的为了防范自身风险的打差不同,它是银行因为有了“再保”(投资者能够分担风险),而放松放贷标准,向没有偿还能力的人推销不应该卖的合同。这在保险行业里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了。本质上属于银行缺德所致,银行在保险前后的贷款标准不一致。如果是保险行业,大面积地出现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整个体系崩溃。只不过是在银行体系,银行的缺德没有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对于银行客户(包括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耿直的德国银行和贷款买房)的来说,他们不知道银行背后干了这个缺德事,承担了比以前大得多的风险的。他们以为银行有办法解决风险问题。就如同你去银行,人家告诉你说以前你不能贷款,现在可以了。你即使再聪明,你也不可能看出来他对你的放松标准是因为他保了险,你只可能认为银行比以前更会做生意了。这就如同保险公司有一天说我们不用审核撞车记录了,你们随便撞我们都能用很低的保费给你们保险。那常撞车的司机肯定高兴,而且不大可能对保险公司说:你们不可能做得了这样的生意,所以我不买这个更便宜的保险。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你一个人,看不到整个体系背后的缺德。人们说的银行欺骗是指这后一部分的道德风险,而不是前面的正常放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