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但是改不了。没办法,试着用不同的相机。。。 |
打破自己是不是先从模仿别人开始。。。,特别是模仿和自己差异较大的风格。 当模仿到习惯成自然时,就成了自己的东西了。 这只是瞎想,从来没有认真的试过。 不过,打乒乓球是试过改变风格,最后还是改不了。 |
这个坑很大啊。。。。。 我倾向于同意阿潘的看法(除了关于水平的部分):应该扎扎实实地养成很好的习惯,也就是基本功。得心应手之后再来打破这些框框。这时的打破势必是一种升华。如果把顺序搞反了,很可能就掉在泥潭里爬不出来了。。。。。。。 袜贩说到模仿。我也赞成。模仿是学习,也是一种短期目标,一种动力。我觉得不必当心模仿会丧失自我。同样,模仿成功之后势必是打破和升华。而且模仿各种风格、效果就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采的是花粉,酿的是蜜糖。 |
多谢U版以我为例展开讨论,促使我对这个问题多想了一些。 首先,我觉得应该区分图片本身的风格和所谓的作者的风格。一张照片可能会因为构图,色调,剪裁,某种特殊的后期处理等,形成某种特色,特别是当具有相近特色的图片组成一个系列的时候,这种特色往往比较容易被人识别出来,比如黑白,做旧的色调,LOMO,负冲,GND,HDR,糖水,等等等等。这种“客观性”较强的“风格”是只要肯学习就一定能学到的。除了天才,每个人在学习,或者说模仿各种图片风格的过程中,会因着每个人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某种“特色”情有独钟,而对其它的可能不屑一顾,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摄影师傅逐渐树立个人“风格”的过程。当一个人可以通过不论是固定的图片“风格”,还是不同的图片“风格”,总能够在表达自我这个层面上实现所表达内容的“实质”统一的时候,那就是任督二脉终于打通,摄影师的风格终于得以建立的时候。 毫无疑问,我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层次,我还处于不停地尝试不同的图片“风格”,从糖水到LOMO,一样都不拉下,还在寻找自己最喜欢,最得心应手的“特色”的阶段。所以我发的片子即使在图片特色上分了组,在“表达”这个层次上还是散漫无章的,这是我本身个性的局限,即使自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多数情况下也往往听之任之,没有刻意地去改正。 以这次去“文艺复兴节”拍人物为例,我带了三个相机去,数字的拍了大概500多张,回来做后期处理的时候就很后悔,拍的太多,拍的太贪了,拍的太快了。去之前的想法是近距离沟通式人像,想拍那种被拍摄人物不设防的那种自然人像。因为沟通的效果不理想,很快我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回来一看,只有一张还算符合我当初的设想(就是那张无人关注的“a funny story", 如果下次有机会再去,我会先买一套道具服装,再假模假事挂个胸牌,冒充“文艺复兴节”的专业摄影人士,那样贴近了拍就不会引人注目了)。剩下的几百张就属于看见什么拍什么,漫无目的地碰运气,看到骑士骑马打架,我拍了一百多张,回来自己都懒得再看。最后的群众舞蹈,勉强也能算是符合我当初的设想,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我站立的位置始终是人群的边缘,这个时候如果能钻到人群里拍,那才有真正的舞蹈参与感。 啰嗦这么多,其实老问早就概括过了,大意就是拿着相机出去什么都拍的,不是超级大师就是不入门的学生。在某个阶段,非天才的摄影师傅们,觉察到自己有“瓶颈”想着突破的摄影师傅们,都会经历这个“取舍”的锻炼,放弃一些场景的拍摄,放弃一些具体的图片风格,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跟相亲有点像,找到一个合适的,就别老怀念着N条船了。。。 对照一下珞珈山,还有我推荐过的那个小林,大家就很明白了。这些人也许一样私下里架个影棚学棚拍,搞些花鸟鱼虫拍微距,老珞拿出莱卡去扫街,或者小林攒点星锐的GND去拍海景,但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不会这样做,即使他们以前做过,也都主动放弃或者隐藏了。在摄影师傅的拍摄兴趣和外部大千世界的交互过程中,这些人很幸运地非常迅速地找到自己的“特色”,从此,是他们的“特色”引导着世界去适应,而我这样的还是被“世界”左右着,给我舞台我就拍剧照,给我莱卡我就去扫街,定力不够啊 。。。 这算是我个人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句话,以摄影师傅的立场,以“主观表达”为内容,以各种表现手法的特色为“形式”,从取舍的角度,胡扯的一点感慨。至于说,以每一张具体图片为基础讨论具体的表现手法和图片内容之间的关系,具体到什么样的脸型,什么样的神情算是古典,什么样的色调,构图算是古典,为什么两者相配看着就舒服,或者什么样的场景适合糖水,什么样的场景适合黑白,这种问题,我觉得不太好回答,也许根本原因在于“条件反射”?看过N多糖水特色的片子,当你看到真实世界的场景时,你自然就大概其能猜测出如果拍下来经过“糖水”处理后是个什么样子。。。 U版是“遐想”,我这儿是“瞎想”,呵呵,瞎想就瞎想吧,还是老话,摄影不就是玩么,想咋玩就咋玩,句号。 |
首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伟大领袖毛席的教导:“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 基本功当然很重要,形式一定是要为表现内容服务,好的基本功是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实现和表现的基础。 泛泛地谈,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我试着具体一点哈。 我想了想,我个人有这些问题需要再想一想: 1 拍摄模式——我最常用的是P,其次是A,然后是S,这几乎就是定式了,以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选择光圈和速度的配合; 2 测光——点测光,很少用中央重点和平均测光; 3 白平衡——绝大多数情况下用自动,但在效果不好时会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预设的设置,不过现在我已经开始尽可能多地用现场测光,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如果测得准,是色彩还原会好很多; 4 画幅——经常忽略了选择,我总是用16:9 ,虽然后期可以剪裁,但是在拍摄时对构图肯定是用影响的。 以上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拍摄方法主要是“随手”、没有特定的目的,走到哪拍到哪,什么都拍,拍了再说;不偷拍时,尽可能地注意构图,偷拍的在后期剪裁一下;内容上没有特别的喜好,风景、扫街、……(拍静物条件不太好);大腿拍的多一些是因为大街上大腿多一些。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其实最在意的主要是光线,对趣味性并没有刻意“追求”。 我想,如果可以被总结出来的东西大概就是“规律”了,那么就有可以打破的东西了。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11-21 14: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