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8|回复: 49

2009 年度总结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11: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于等到了LD出差,我可以独霸我的时间,写这个年终总结来交差。

2009,一转眼就过完了,对所有人来说,2009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既然大家还都凑在这儿灌水,很明显,没一个抓住这个机遇的,那就啥也别说了。


============

言归正传,2009,技术总结。

全年拍片6000余张,自己满意的就一张。



就是上面这张,虽说是自己唯一满意的一张,我却不愿多看,因为每次看总是想起一些本来想忘记的东西。

技术方面,往大了说,基本实现了年初的想法,在超广角和50mm定焦(其实是80mm,whatever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写不出什么一二三四,ABCD之类的东西,但用起来再没有刚开始的那种不适感,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经验吧。往小了说,在10月份的几个帖子里尝试了广角扫街和portrait landscape,新鲜劲还没过,大概以后还会接着试。

剩下的,就是“靠天吃饭”的运气了,一月13号,拍过一些冬雾里的天鹅,一月22号,拍了大量的雾凇片子,三月10号,在芝加哥拍了很多冰冻的湖面,10月22号,沿北岸公路拍了一些桦树,灯塔,湖岸的片子,都是些无可无不可的片子,我想不出为什么要选这个不选那个,那就索性一个都不选。

值得一提的是两张抓拍,一张是10月份在植物园拍的水池,老人和儿童,一张是12月份在动物园拍的儿童和棕熊。






为什么要选这两张,一会儿单独开贴说明。

总结完2009,照例要展望一下2010。

设备方面不作奢望,如果CANON真的出了35mmL系列的替代产品,如果确实值得买,我可能会跟进一个。希望不要搞的象100mm的新百微,一代不如一代。如果的N次方,我会进一个7D或者500D,这句基本可以当“虚拟语气”看待,说了跟没说一样。

技术方面,今年(2010)的希望是练习外闪,以后大白天出门带俩闪光灯,雷死一个算一个,呵呵。
发表于 2010-1-12 1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隔着窗子拍的吗?

"希望不要搞的象100mm的新百微,一代不如一代。" 指新百微L不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2: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说说我的“人物摄影”观。

当然,这个“人物摄影”是打了引号的,首先,它不是“人像摄影”,不是portrait,不是fashion,它也不是专门的“人文摄影”,或者“新闻纪实”,它就是普通的以人物为主的片子,特征在于摄影者和被拍摄对象除了在拍摄这一刻,没有更多其它层次的交流,摄影者以一种“旁观生活”的态度来记录瞬间。

布列松的“雨中飞人”,大概算是一例。

“扫街”,一种标准的“旁观生活”,例子多到举不胜举。

司机说的那些个“人们”,虽然司机自己说是“走进”不是“走近”,但我从片子上感觉,大多数怕还是“旁观一派”,除非他的那些片子每一张他都事先和被拍摄对象寒暄过几句,得到了照相的许可,这个看似简单,却是质的区别。另说。

那么,这种以“旁观”为特征,无交流的“人物摄影”,到底什么样的片子算是佳作,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拍好“旁观生活”的片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隔着窗子拍的吗?

"希望不要搞的象100mm的新百微,一代不如一代。" 指新百微L不好吗? ...
sth2say 发表于 2010-1-12 12:11


据说光学质量还不如老百微。“一代不如一代”,是夸张了点,主要是针对大家曾经的期望而言。

http://www.photozone.de/canon_eos_ff/458-canon_100_28is_5d?start=2

http://www.photozone.de/canon-eos/167-canon-ef-100mm-f28-usm-macro-test-report--review?start=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2: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光学质量还不如老百微。“一代不如一代”,是夸张了点,主要是针对大家曾经的期望而言。
...
不道 发表于 2010-1-11 23:31



谢谢道长的介绍哈。老满有一个老百微。呵呵!  难道我们都错过#1背后的故事了?  

想猛顶一把道长的片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2: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鼎老道,这个总结深刻只是太过谦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2: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不道

接着说“人物摄影”。

这种无交流的“人物摄影”,始终被“人文摄影”倾向者BS着,别不好意思,司机同学,说的就是你。这个不是24mm, 35mm, 50mm 对 100mm, 200mm的物理歧视,这个也不是清晰背景对焦外虚化背景的光学歧视,更不是人头占了图片百分之多少的构图歧视,这个是“有交流”对“无交流”的歧视,哪怕所谓的有交流不过就是一句“你好吗?”,换句话问,“走进”为什么比“走近(或者拉近)”给摄影者一种更舒适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不道

咔咔,没人对掐,我这儿好象写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小孩和熊的拍的最好。

我脸皮薄,不和人家交流,所以我也不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3: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不道

接着说“人物摄影”。

这种无交流的“人物摄影”,始终被“人文摄影”倾向者BS着,别不好意 ...
不道 发表于 2010-1-12 12:53



    问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3: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说点别的,说说我看别人【2009回顾】的感想。

第一感想就是“精彩”,各有各的精彩,这个大家已经互相MP很久了,我就不凑份子每场必赶了。我虽然不够谦虚,但我还算比较实诚,请大家允许我在这儿把MP一次补齐,善哉,善哉!

第二感想就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略微有点突如其来的“精彩”感?

总结了一下,因为

1、作者自己精选了一下,当然是好上加好了。
2、别人家的饭一般比自家的好吃,特别是当别人上的都是各自的拿手菜的时候。

(对不起大家,为了我自己的自信心,我得打击一下你们,嘿嘿。)
3、是风景本身造就了片子,说到底,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怎样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满世界找好地方去旅游,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挑的多少片子是外边的世界,呵呵,外面的世界总是很精彩么。

第三感想就是,到底有多精彩?好,现在闭上眼睛,忘掉名字,看看能想起多少摄友的片子。















还真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3: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谁呢?
夏凉 发表于 2010-1-12 13:01


等我明儿早上挖资本家墙角的时候再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3: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不道

接着说“人物摄影”。

这种无交流的“人物摄影”,始终被“人文摄影”倾向者BS着,别不好意 ...
不道 发表于 2010-1-12 12:53


不道的道理太深刻了。但是从实践讲,当你的拍摄对象知道自己已经处在镜头下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自己最自然的一面。 而这样拍出的片子也失去了相当的自然与真实。解海龙的我要读书系列里有很多的摆拍,这是我不太喜欢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3: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长谦逊,达到境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4: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道的道理太深刻了。但是从实践讲,当你的拍摄对象知道自己已经处在镜头下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自己最 ...
袜贩 发表于 2010-1-12 13:42


如果“自然”是“人物摄影”追求的目标,那么拿着500mm长炮,穿上迷彩衣躲200米外和不拉不拉套磁套上大半天然后用50mm拍的效果应该差不多,如果不是更好的话。前者的被拍摄对象根本就不知道摄影师的存在,没有理由不自然,后者的被拍摄对象或者是把摄影师的存在当作“不存在”,或者是对其存在有一个“自然”的应对。

我觉得,“自然”和“简约”一样,都是从属于片子的次生物,第二性的东西,用主席的话就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离开了“我想在这个片子里表达什么”“我从这个片子上感受到了什么”这两个理所当然应当先行的“主体”,抢先说什么自然还是做作,简约还是繁复,交流还是冷漠,都是无水之源的干巴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6-18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